Doris 元数据设计文档

名词解释

  • FE:Frontend,即 Doris 的前端节点。主要负责接收和返回客户端请求、元数据以及集群管理、查询计划生成等工作。
  • BE:Backend,即 Doris 的后端节点。主要负责数据存储与管理、查询计划执行等工作。
  • bdbje:Oracle Berkeley DB Java Edition。在 Doris 中,我们使用 bdbje 完成元数据操作日志的持久化、FE 高可用等功能。

整体架构

Metadata 元数据 - 图1

如上图,Doris 的整体架构分为两层。多个 FE 组成第一层,提供 FE 的横向扩展和高可用。多个 BE 组成第二层,负责数据存储于管理。本文主要介绍 FE 这一层中,元数据的设计与实现方式。

  • FE 节点分为 follower 和 observer 两类。各个 FE 之间,通过 bdbje(BerkeleyDB Java Edition)进行 leader 选举,数据同步等工作。

  • follower 节点通过选举,其中一个 follower 成为 leader 节点,负责元数据的写入操作。当 leader 节点宕机后,其他 follower 节点会重新选举出一个 leader,保证服务的高可用。

  • observer 节点仅从 leader 节点进行元数据同步,不参与选举。可以横向扩展以提供元数据的读服务的扩展性。

注:follower 和 observer 对应 bdbje 中的概念为 replica 和 observer。下文可能会同时使用两种名称。

元数据结构

Doris 的元数据是全内存的。每个 FE 内存中,都维护一个完整的元数据镜像。在百度内部,一个包含2500张表,100万个分片(300万副本)的集群,元数据在内存中仅占用约 2GB。(当然,查询所使用的中间对象、各种作业信息等内存开销,需要根据实际情况估算。但总体依然维持在一个较低的内存开销范围内。)

同时,元数据在内存中整体采用树状的层级结构存储,并且通过添加辅助结构,能够快速访问各个层级的元数据信息。

下图是 Doris 元信息所存储的内容。

Metadata 元数据 - 图2

如上图,Doris 的元数据主要存储4类数据:

  • 用户数据信息。包括数据库、表的Schema、分片信息等。
  • 各类作业信息。如导入作业,Clone作业、SchemaChange作业等。
  • 用户及权限信息。
  • 集群及节点信息。

数据流

Metadata 元数据 - 图3

元数据的数据流具体过程如下:

  • 只有 leader FE 可以对元数据进行写操作。写操作在修改 leader 的内存后,会序列化为一条log,按照 key-value 的形式写入 bdbje。其中 key 为连续的整型,作为 log id,value 即为序列化后的操作日志。

  • 日志写入 bdbje 后,bdbje 会根据策略(写多数/全写),将日志复制到其他 non-leader 的 FE 节点。non-leader FE 节点通过对日志回放,修改自身的元数据内存镜像,完成与 leader 节点的元数据同步。

  • leader 节点的日志条数达到阈值后(默认 10w 条),会启动 checkpoint 线程。checkpoint 会读取已有的 image 文件,和其之后的日志,重新在内存中回放出一份新的元数据镜像副本。然后将该副本写入到磁盘,形成一个新的 image。之所以是重新生成一份镜像副本,而不是将已有镜像写成 image,主要是考虑写 image 加读锁期间,会阻塞写操作。所以每次 checkpoint 会占用双倍内存空间。

  • image 文件生成后,leader 节点会通知其他 non-leader 节点新的 image 已生成。non-leader 主动通过 http 拉取最新的 image 文件,来更换本地的旧文件。

  • bddje 中的日志,在 image 做完后,会定期删除旧的日志。

实现细节

元数据目录

  • 元数据目录通过 FE 的配置项 meta_dir 指定。

  • bdb/ 目录下为 bdbje 的数据存放目录。

  • image/ 目录下为 image 文件的存放目录。

    • image.[logid] 是最新的 image 文件。后缀 logid 表明 image 所包含的最后一条日志的 id。
    • image.ckpt 是正在写入的 image 文件,如果写入成功,会重命名为 image.[logid],并替换掉就的 image 文件。
    • VERSION 文件中记录着 cluster_idcluster_id 唯一标识一个 Doris 集群。是在 leader 第一次启动时随机生成的一个 32 位整型。也可以通过 fe 配置项 cluster_id 来指定一个 cluster id。
    • ROLE 文件中记录的 FE 自身的角色。只有 FOLLOWEROBSERVER 两种。其中 FOLLOWER 表示 FE 为一个可选举的节点。(注意:即使是 leader 节点,其角色也为 FOLLOWER

启动流程

  • FE 第一次启动,如果启动脚本不加任何参数,则会尝试以 leader 的身份启动。在 FE 启动日志中会最终看到 transfer from UNKNOWN to MASTER

  • FE 第一次启动,如果启动脚本中指定了 -helper 参数,并且指向了正确的 leader FE 节点,那么该 FE 首先会通过 http 向 leader 节点询问自身的角色(即 ROLE)和 cluster_id。然后拉取最新的 image 文件。读取 image 文件,生成元数据镜像后,启动 bdbje,开始进行 bdbje 日志同步。同步完成后,开始回放 bdbje 中,image 文件之后的日志,完成最终的元数据镜像生成。

注1:使用 -helper 参数启动时,需要首先通过 mysql 命令,通过 leader 来添加该 FE,否则,启动时会报错。

注2:-helper 可以指向任何一个 follower 节点,即使它不是 leader。

注2:bdbje 在同步日志过程中,fe 日志会显示 xxx detached, 此时正在进行日志拉取,属于正常现象。

  • FE 非第一次启动,如果启动脚本不加任何参数,则会根据本地存储的 ROLE 信息,来确定自己的身份。同时根据本地 bdbje 中存储的集群信息,获取 leader 的信息。然后读取本地的 image 文件,以及 bdbje 中的日志,完成元数据镜像生成。(如果本地 ROLE 中记录的角色和 bdbje 中记录的不一致,则会报错。)
  • FE 非第一次启动,且启动脚本中指定了 -helper 参数。则和第一次启动的流程一样,也会先去询问 leader 角色。但是会和自身存储的 ROLE 进行比较。如果不一致,则会报错。

元数据读写与同步

  • 用户可以使用 mysql 连接任意一个 FE 节点进行元数据的读写访问。如果连接的是 non-leader 节点,则该节点会将写操作转发给 leader 节点。leader 写成功后,会返回一个 leader 当前最新的 log id。之后,non-leader 节点会等待自身回放的 log id 大于回传的 log id 后,才将命令成功的消息返回给客户端。这种方式保证了任意 FE 节点的 Read-Your-Write 语义。

注:一些非写操作,也会转发给 leader 执行。比如 SHOW LOAD 操作。因为这些命令通常需要读取一些作业的中间状态,而这些中间状态是不写 bdbje 的,因此 non-leader 节点的内存中,是没有这些中间状态的。(FE 直接的元数据同步完全依赖 bdbje 的日志回放,如果一个元数据修改操作不写 bdbje 日志,则在其他 non-leader 节点中是看不到该操作修改后的结果的。)

  • leader 节点会启动一个 TimePrinter 线程。该线程会定期向 bdbje 中写入一个当前时间的 key-value 条目。其余 non-leader 节点通过回放这条日志,读取日志中记录的时间,和本地时间进行比较,如果发现和本地时间的落后大于指定的阈值(配置项:meta_delay_toleration_second。写入间隔为该配置项的一半),则该节点会处于不可读的状态。此机制解决了 non-leader 节点在长时间和 leader 失联后,仍然提供过期的元数据服务的问题。
  • 各个 FE 的元数据只保证最终一致性。正常情况下,不一致的窗口期仅为毫秒级。我们保证同一 session 中,元数据访问的单调一致性。但是如果同一 client 连接不同 FE,则可能出现元数据回退的现象。(但对于批量更新系统,该问题影响很小。)

宕机恢复

  • leader 节点宕机后,其余 follower 会立即选举出一个新的 leader 节点提供服务。
  • 当多数 follower 节点宕机时,元数据不可写入。当元数据处于不可写入状态下,如果这时发生写操作请求,目前的处理流程是 FE 进程直接退出。后续会优化这个逻辑,在不可写状态下,依然提供读服务。
  • observer 节点宕机,不会影响任何其他节点的状态。也不会影响元数据在其他节点的读写。

原文: http://doris.apache.org/guides/metadata-design.html