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++ OP相关注意事项

Fluid中Op的构建逻辑

1.Fluid中Op的构建逻辑

Fluid中所有的Op都继承自OperatorBase,且所有的Op都是无状态的,每个Op包含的成员变量只有四个:type、inputs、outputs、attribute。

Op的核心方法是Run,Run方法需要两方面的资源:数据资源和计算资源,这两个资源分别通过ScopePlace获取。框架内部有一个全局的DeviceContextPool,用来记录PlaceDeviceContext之间的对应的关系,即每个Place有且仅有一个DeviceContext与之对应,DeviceContext中存放了当前设备的计算资源。比如对于GPU,这些资源包括cudnn_handlecublas_handlestream等,Op内部所有的计算(数据拷贝和CUDA Kernel等)都必须在DeviceContext中进行

Fluid框架的设计理念是可以在多种设备及第三方库上运行,有些Op的实现可能会因为设备或者第三方库的不同而不同。为此,Fluid引入了OpKernel的方式,即一个Op可以有多个OpKernel,这类Op继承自OperatorWithKernel,这类Op的代表是conv_op,conv_op的OpKernel有:GemmConvKernelCUDNNConvOpKernelConvMKLDNNOpKernel,且每个OpKernel都有double和float两种数据类型。不需要OpKernel的代表有WhileOp等。

Operator继承关系图:op_inheritance_relation_diagram

进一步了解可参考:multi_devicesscopeDeveloper's_Guide_to_Paddle_Fluid

2.Op的注册逻辑

每个Operator的注册项包括:

  1. OpCreator creator_;
  2. GradOpMakerFN grad_op_maker_;
  3. proto::OpProto* proto_{nullptr};
  4. OpAttrChecker* checker_{nullptr};
  5. InferVarTypeFN infer_var_type_;
  6. InferShapeFN infer_shape_;
注册项类型说明调用
proto::OpProto Class 存放Op的输入/输出/属性/Op类型 编译时调用
GradOpMakerFN Functor 返回当前Op对应的反向Op的一组OpDesc,因为正向Op的反向可能有多个Op构成 编译时调用
OpAttrChecker Class 对Op的attr进行check 编译时调用
InferVarTypeFN Functor 用于推断输出Var的Type,比如是LoDTensor还是SelectedRows,或者其他 编译时调用
InferShapeFN Functor 用于推断Output的Shape 分为编译时和运行时,编译时是在Python端调用;如果Op继承自OperatorWithKernel,运行时是在op.run中调用
OpCreator Functor 每次调用都会创建一个新的OperatorBase 运行时调用

通常Op注释时需要调用REGISTER_OPERATOR,即:

  1. REGISTER_OPERATOR(op_type,
  2. OperatorBase
  3. op_maker_and_checker_maker,
  4. op_grad_opmaker,
  5. op_infer_var_shape,
  6. op_infer_var_type)

注意:

  • 对于所有Op,前三个参数是必须的,op_type指明op的名字,OperatorBase是该Op的对象,op_maker_and_checker_maker是op的maker以及Op中attr的checker。
  • 如果该Op有反向,则必须要有op_grad_opmaker,因为在backward会根据正向的Op中获取反向Op的Maker。
  • 框架提供了一个默认的op_grad_opmaker:DefaultGradOpDescMaker,这个Maker会将前向Op的输入和输出都作为反向Op的输入,将前向Op的输入的梯度作为反向Op的输出,并将前向Op的属性拷贝过来。注意:DefaultGradOpDescMaker会将前向Op的所有输入输出都做反向Op的输入,即使这个输入是没有必要的,这将会导致无法对没有用到的变量做内存优化
  • 框架没有提供默认的op_infer_var_shape方法。如果该Op是无OpKernel的,通常需要用户添加对应的op_infer_var_shape方法;如果该Op是有OpKernel的,需要实现OperatorWithKernel中的InferShape方法,此时不需要提供op_infer_var_shape方法。具体实现可参考while_op.ccconv_op.cc
  • 框架没有提供默认的op_infer_var_type方法,用户需要根据实际情况添加op_infer_var_shape。严格来说每个Op都应该注册一个InferVarType,op_infer_var_type根据输入的Var的type和dtype推断输出Var的type和dtype。注意:在Python端的LayerHelper中create_variable_for_type_inference操作返回的Variable里面是LoDTensor,C++端的InferVarType可以修改Variable的type和dtype。更多内容请参考: 如何写新的Op

写Op注意事项

1.Op可以支持输入输出类型

Fluid的Op的输入输出都是Variable,从设计上讲,Variable中可以存放任意类型,Op的输入输出Variable可能是是任意类型,通常情况下Variable中存放的是LoDTensorSlelecteRows

注意:

  • 代码中经常出现context.Input<Tensor>("Input"),并不表示"Input"的VariableTensor,而是从"Input"的VariableLoDTensor中获取Tensor。如果"Input"的VariableSelecetedRows,则会报错。
  • 如果”Input”是SelectedRowscontext->GetInputDim("Input")返回的是var->Get<SelectedRows>().GetCompleteDims(),而不是SelectedRowsTensor的Dim。

2.在Op内部不能对输入的数据做任何的改写

在Op内部绝不允许对输入数据做任何改写,因为可能存在其他Op需要读这个数据。

3.OpKernel需要注册的数据类型

目前要求所有OpKernel都要注册double和float数据类型。

4.Op兼容性问题

对Op的修改需要考虑兼容性问题,要保证Op修改之后,之前的模型都能够正常加载及运行。所以现在不允许对已有的Op新增输入或者输出,不允许减去Op的已有属性及修改默认值

5.ShareDataWith的调用

ShareDataWith的功能是使两个Tensor共享底层buffer,在调用这个操作的时候需要特别注意,在Op内部不能将ShareDataWith作用在Op的输出上,即Op输出的Tensor必须是Malloc出来的。

6.稀疏梯度参数更新方法

目前稀疏梯度在做更新更新的时候会先对梯度做merge,即对相同参数的梯度做累加,然后做参数以及附加参数(如velocity)的更新。

7.显存优化

通常反向Op会依赖于前向Op的某些输入(Input)、输出(Output),以供反向Op计算使用。但有些情况下,反向Op不需要前向Op的所有输入和输出;有些情况下,反向Op只需要前向Op的部分输入和输出;有些情况下,反向Op只需要使用前向Op中输入和输出变量的Shape和LoD信息。若Op开发者在注册反向Op时,将不必要的前向Op输入和输出作为反向Op的输入,会导致这部分显存无法被框架现有的显存优化策略优化,从而导致模型显存占用过高。

所以在写注册反向Op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:

  • Fluid提供的DefaultGradOpDescMaker,默认会将前向op的所有输入(Input)、输出(Output)以及输出变量所对应的梯度(Output@Grad)作为反向Op的输入,将前向Op输入所对应的梯度(Input@Grad)作为反向Op的输出。所以在使用DefaultGradOpDescMaker时需要考虑是否有些变量在计算中不被用到。
  • 如果DefaultGradOpDescMaker不能够满足需求,需要用户自己手动构建GradOpDescMaker,具体实现请参考相关文档;
  • 如果有些反向Op需要依赖前向Op的输入或输出变量的的Shape或LoD,但不依赖于变量中Tensor的Buffer,且不能根据其他变量推断出该Shape和LoD,需要对该变量(以下称该变量为X)在反向Op中进行注册NoNeedBufferVarsInference一旦注册了NoNeedBufferVarsIference,反向op中就不能读写该变量对应的Tensor中的buffer,只能调用Tensor的dims()和lod()方法,同时,反向Op中的GetExpectedKernelType()必须要重写,并且GetExpectedKernelType()中不能访问X变量中Tensor的type()方法。比如在SliceOpGrad中只会用到Input中变量的Shape信息,所以需要为对InputSliceOpGrad上进行注册:
  1. namespace paddle {
  2. namespace operators {
  3. // ...
  4. class SliceOpGrad : public framework::OperatorWithKernel {
  5. public:
  6. using framework::OperatorWithKernel::OperatorWithKernel;
  7.  
  8. void InferShape(framework::InferShapeContext* ctx) const override {
  9. // ...
  10. }
  11.  
  12. framework::OpKernelType GetExpectedKernelType(
  13. const framework::ExecutionContext& ctx) const override {
  14. // Note: don't get data type from ctx.Input<framework::Tensor>("Input");
  15. auto dtype = ctx.Input<framework::Tensor>(framework::GradVarName("Out"))->type();
  16. return framework::OpKernelType( dtype, ctx.GetPlace());
  17. }
  18. };
  19.  
  20.  
  21. class SliceOpGradMaker : public framework::SingleGradOpDescMaker {
  22. public:
  23. using framework::SingleGradOpDescMaker::SingleGradOpDescMaker;
  24.  
  25. protected:
  26. std::unique_ptr<framework::OpDesc> Apply() const override {
  27. auto* bind = new framework::OpDesc();
  28. bind->SetInput("Input", Input("Input"));
  29. bind->SetInput(framework::GradVarName("Out"), OutputGrad("Out"));
  30. bind->SetOutput(framework::GradVarName("Input"), InputGrad("Input"));
  31. bind->SetAttrMap(Attrs());
  32. bind->SetType("slice_grad");
  33. return std::unique_ptr<framework::OpDesc>(bind);
  34. }
  35. };
  36.  
  37. DECLARE_NO_NEED_BUFFER_VARS_INFERENCE(SliceOpGradNoNeedBufferVarsInference,
  38. "Input");
  39. } // namespace operators
  40. } // namespace paddle
  41. namespace ops = paddle::operators;
  42. REGISTER_OPERATOR(slice, ops::SliceOp, ops::SliceOpMaker,
  43. ops::SliceOpGradMaker);
  44. REGISTER_OPERATOR(slice_grad, ops::SliceOpGrad,
  45. ops::SliceOpGradNoNeedBufferVarsInference);

8.混合设备调用

由于GPU是异步执行的,当CPU调用返回之后,GPU端可能还没有真正的执行,所以如果在Op中创建了GPU运行时需要用到的临时变量,当GPU开始运行的时候,该临时变量可能在CPU端已经被释放,这样可能会导致GPU计算出错。

关于GPU中的一些同步和异步操作:

  1. The following device operations are asynchronous with respect to the host:
  2. Kernel launches;
  3. Memory copies within a single device's memory;
  4. Memory copies from host to device of a memory block of 64 KB or less;
  5. Memory copies performed by functions that are suffixed with Async;
  6. Memory set function calls.

关于cudaMemCpy和cudaMemCpyAsync注意事项:

  • 如果数据传输是从GPU端到非页锁定的CPU端,数据传输将是同步,即使调用的是异步拷贝操作。
  • 如果数据传输是从CPU端到CPU端,数据传输将是同步的,即使调用的是异步拷贝操作。更多内容可参考:Asynchronous Concurrent ExecutionAPI synchronization behavior

9. LoD 在 Op 内部的传导规范

LoD 是 Paddle Fluid 框架用来表示变长序列数据的属性,除了仅支持输入是 padding data 的 Op 外,所有 Op 的实现都要考虑 LoD 的传导问题。

根据 OP 的计算过程中是否用到 LoD,我们可以将涉及到 LoD 传导问题的 OP 分为两类: LoD-Transparent 与 LoD-Based。

类型特点示例
LoD-Transparent 计算过程不依赖 LoD,输入是否有 LoD 不会影响计算的结果,通常是 position-wise 的计算 conv2d_op、batch_norm_op、dropout_op 等
LoD-Based 计算以序列为单位, 计算过程依赖 LoD lstm_op、gru_op、sequence_ops 等

这两类 OP 的 LoD 传导需要考虑前向和反向两个过程。

前向传导

在前向传导过程,与输入的 LoD 相比较,Op 输出的 LoD 可能出现不变、改变和消失这三种情况:

  • 不变:适用于所有的 LoD-Transparent OP 与部分的 LoD-Based OP。可以在InferShape 中调用 ShareLod() 直接将输入 Var 的 LoD 共享给输出 Var, 可参考 lstm_op; 如果有多个输入且都可能存在 LoD 的情况,通常默认共享第一个输入, 例如 elementwise_ops forward

  • 改变:适用于部分 LoD-Based OP。在实现 OpKernel 时需考虑输出 LoD 的正确计算,真实的 LoD 在前向计算结束后才能确定,此时仍需要在InferShape 中调用 ShareLod(),以确保CompileTime 时对 LoD Level 做了正确的传导,可参考 sequence_expand_op

  • 消失:适用于输出不再是序列数据的 LoD-Based OP。此时不用再考虑前向的 LoD 传导问题,可参考 sequence_pool_op

其它重要的注意事项:

  • 实现 LoD-Based OP 时,需要处理好 LoD 传导的边界情况,例如对长度为零的输入的支持,并完善相应的单测,单测 case 覆盖空序列出现在 batch 开头、中间和末尾等位置的情况,可参考 test_lstm_op.py

  • 对 LoD Level 有明确要求的 OP,推荐的做法是在 InferShape 中即完成 LoD Level的检查,例如 sequence_pad_op

反向传导

通常来讲,OP 的某个输入 Var 所对应的梯度 GradVar 的 LoD 应该与 Var 自身相同,所以应直接将 Var 的 LoD 共享给 GradVar,可以参考 elementwise ops 的 backward

Op性能优化

1.第三方库的选择

在写Op过程中优先使用高性能(如cudnn、mkldnn、mklml、eigen等)中提供的操作,但是一定要做benchmark,有些库中的操作在深度学习任务中可能会比较慢。因为高性能库(如eigen等)中提供的操作为了更为通用,在性能方面可能并不是很好,通常深度学习模型中数据量较小,所以有些情况下可能高性能库中提供的某些操作速度较慢。比如Elementwise系列的所有Op(前向和反向),Elementwise操作在模型中调用的次数比较多,尤其是Elementwise_add,在很多操作之后都需要添加偏置项。在之前的实现中Elementwise_op直接调用Eigen库,由于Elementwise操作在很多情况下需要对数据做Broadcast,而实验发现Eigen库做Broadcast的速度比较慢,慢的原因在这个PR#6229中有描述。

2.Op性能优化

Op的计算速度与输入的数据量有关,对于某些Op可以根据输入数据的Shape和Op的属性参数来选择不同的计算方式。比如concat_op,当axis>=1时,在对多个tensor做拼接过程中需要对每个tensor做很多次拷贝,如果是在GPU上,需要调用cudaMemCopy。相对CPU而言,GPU属于外部设备,所以每次调用GPU的操作都会有一定的额外开销,并且当需要拷贝的次数较多时,这种开销就更为凸现。目前concat_op的实现会根据输入数据的Shape以及axis值来选择不同的调用方式,如果输入的tensor较多,且axis不等于0,则将多次拷贝操作转换成一个CUDA Kernel来完成;如果输入tensor较少,且axis等于0,使用直接进行拷贝。相关实验过程在该PR(#8669)中有介绍。

由于CUDA Kernel的调用有一定的额外开销,所以如果Op中出现多次调用CUDA Kernel,可能会影响Op的执行速度。比如之前的sequence_expand_op中包含很多CUDA Kernel,通常这些CUDA Kernel处理的数据量较小,所以频繁调用这样的Kernel会影响Op的计算速度,这种情况下最好将这些小的CUDA Kernel合并成一个。在优化sequence_expand_op过程(相关PR#9289)中就是采用这种思路,优化后的sequence_expand_op比之前的实现平均快出约1倍左右,相关实验细节在该PR(#9289)中有介绍。

减少CPU与GPU之间的拷贝和同步操作的次数。比如fetch操作,在每个迭代之后都会对模型参数进行更新并得到一个loss,并且数据从GPU端到没有页锁定的CPU端的拷贝是同步的,所以频繁的fetch多个参数会导致模型训练速度变慢。

Op数值稳定性问题

1.有些Op存在数值稳定性问题

出现数值稳定性的主要原因程序在多次运行时,对浮点型数据施加操作的顺序可能不同,进而导致最终计算结果不同。而GPU是通过多线程并行计算的方式来加速计算的,所以很容易出现对浮点数施加操作的顺序不固定现象。

目前发现cudnn中的卷积操作、cudnn中的MaxPooling、CUDA中CudaAtomicXX、ParallelExecutor的Reduce模式下参数梯度的聚合等操作运行结果是非确定的。

为此Fluid中添加了一些FLAGS,比如使用FLAGS_cudnn_deterministic来强制cudnn使用确定性算法、FLAGS_cpu_deterministic强制CPU端的计算使用确定性方法。

2.WITH_FAST_MATH的开与关

如果WITH_FAST_MATH是ON,NVCC在编译Paddle和Egien的时候会使用—use_fast_math,这样可能会使CUDA中的一些操作在损失一定精度的情况下变快,比如log、exp、tanh等,但也会使一些操作的计算结果是错的,比如pow操作,具体原因请查看torch/DEPRECEATED-torch7-distro#132

其他

1.报错信息

Enforce提示信息不能为空,并且需要写明,因为报错信息可以更快更方便地分析出错误的原因。

2.Op的数学公式

如果Op有数学公式,一定要在代码中将数学公式写明,并在Python API的Doc中显示,因为用户在对比不同框架的计算结果时可能需要了解Paddle对Op是怎么实现的。

注意:在merge到develop分支之前一定进行公式预览。可参考dynamic_lstmp

3.Op变量名的命名要规范

在定义Op时,Op的输入输出以及属性的命名需要符合规范,具体命名规则请参考:name_convention

4.Python端Op接口中参数的顺序

Python API中参数的顺序一般按照重要性来排,以fc为例:

  1. def fc(input,
  2. size,
  3. num_flatten_dims=1,
  4. param_attr=None,
  5. bias_attr=None,
  6. act=None,
  7. is_test=False,
  8. name=None)